孩子在入睡或清醒时,在听到响声后肢领会迅速地抖动几下,出现“惊跳”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由于新生孩子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健全,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形成,外面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伴随孩子长大会渐渐降低、消失。假如母亲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孩子任何一个部位,孩子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非常快向躯体屈曲。还有的父亲或母亲觉得出现“惊跳”现象是由于抽筋或缺钙,事实并不是这样,由于当孩子肢体抖动时,假如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并不可以停止肢体抖动。


一些老人觉得新生儿怕声响,易受到惊吓,于是婴幼儿教育经验不足的新父母们一直把坐月子里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地,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孩子。这种唯恐声音吓着孩子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并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